您的位置:科河生活网 > 杂谈 > >正文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如果换她来演“胡曼黎”,孙俪就不会被骂了

摘要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如果换她来演“胡曼黎”,孙俪就不会被骂了 当《蛮好的人生》豆瓣短评区被用力过猛脸僵出戏等词条攻陷时,是否有人想起十五年前《奋斗》里那个让观众又爱...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如果换她来演“胡曼黎”,孙俪就不会被骂了

当《蛮好的人生》豆瓣短评区被"用力过猛""脸僵出戏"等词条攻陷时,是否有人想起十五年前《奋斗》里那个让观众又爱又恨的夏琳?

马伊琍用一根Choker项链演绎的都市女性魅力,本可让"胡曼黎"这个角色少挨三成骂声。

4月18日收官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2.1%,网络播放量突破15亿次。但与之形成刺眼对比的,

是某影视论坛发起的"最违和荧幕形象"投票中,孙俪以43%得票率高居榜首。更有毒舌网友制作对比视频:

将孙俪叉腰训斥下属的片段,与马伊琍在《我的前半生》轻晃红酒杯敲打凌玲的镜头并列,后者获赞"上海女人的狠劲藏在眼波里"。

这一切始于3月28日《乌云之上》的仓促定档。

孙俪为塑造缉毒女警韩洁,连续三个月保持素颜,刻意在颧骨处加深阴影。

这种"毁容式表演"虽获专业奖项提名,却让观众对随后播出的都市丽人胡曼黎产生严重认知割裂。

更致命的是,剧组为赶进度压缩剧本打磨时间,把原本120场戏删减至80场,导致人物行为逻辑出现断层。

4月15日首播夜,孙俪穿着Valentino早春系列玫红色套装登场时,实时弹幕瞬间暴增三倍。

她刻意放慢的台步、抬高八度的声线,与2021年《理想之城》里灰头土脸的造价师形成巨大反差。

网友犀利点评:"这不是职场精英,是静安寺百货柜姐进修失败实录。"

深挖两位上海籍演员的成长轨迹,差异令人心惊:马伊琍自幼在石库门长大,父亲是知青,

母亲在纺织厂做工,市井烟火气早已沁入骨髓。中戏毕业后在北影厂跑龙套五年,

练就"用眼尾余光就能勾勒弄堂百态"的绝活。孙俪12岁父母离异,在部队大院长大,15岁成为文艺兵。

军旅生涯赋予她挺拔仪态,却也框住了市井气的自然流露。

某次路演中,她坦言至今不敢独自走进菜市场,"总觉得和摊贩讨价还价会露怯"。

当胡曼黎穿着真丝睡裙勾引丈夫的片段流出,微博话题#娘娘别再扭了#阅读量破亿。

有观众翻出2007年《奋斗》里马伊琍穿吊带背心吃泡面的镜头对比:"同样是性感,夏琳锁骨上沾着的泡面渣,比胡曼黎的蕾丝裙真实一百倍,

这种割裂在《爱情神话》与《安家》的平行时空中早有预兆:马伊琍能用一碗蝴蝶酥演绎上海女人的精致计较,

孙俪却需要靠砸电脑、摔文件来表现职业女性焦虑。正如上戏表演系主任在《文汇报》撰文指出:

"真正的都市感不在于Gucci手袋,而在于挤地铁时护住香奈儿外套的下意识动作。"

该剧争议引发连锁反应:原定由孙俪主演的《外滩钟声》第二季紧急换角,制作方直言"需要更松弛的上海味道"。

某品牌迅速撤下孙俪代言的地铁广告,换上马伊琍为某本土化妆品拍摄的素颜大片,海报标语"真实皱纹,真实美"意外收获年轻群体好评

当马伊琍在《繁花》片场即兴加入的"绢头揩口红"细节被王家卫保留,当孙俪为说好一句沪语台词NG二十次的视频流出,我们不得不思考

: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是否比演技更重要?那些批评孙俪"模式化表演"的观众,是否真正在怀念马伊琍们身上浑然天成的城市胎记?

所以,当《蛮好的人生》编剧回应"胡曼黎本就是反套路设定"时,我们该质问创作团队:强行让板正军花演市井俗女,究竟是艺术突破还是资源错配?

当40+女演员仍在被要求"一人千面",是否意味着行业早已失去精准选角的勇气?

或许正如某位网友的扎心评论:"不是孙俪演得不好,是我们太想看见马伊琍眼波流转间,那份专属于上海女人的鲜活生机。

"当镜头再次扫过胡曼黎僵硬的苹果肌,你是否也在幻想:如果换成马伊琍来演,这个角色会不会少挨一半骂声?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