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习华为的35条(读《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阅读|学习华为的35条(读《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最近花两个晚上时间重读了一遍《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书。然后整理出了35条读书笔记和大家分享。也推荐大家认真读一下这本书。
后续,我也会定期将我的其他读书记录和笔记分享出来。伴你阅读,和你思考,共同进步。
关于企业文化:
1、1987年任正非创立华为公司,当时他已经44岁。
他对技术、财务、管理、市场都非专业出身,并非都懂。但他是一位出色的管理思想家。后来他说“我20多年主要是务虚,务虚占7成,务实占3成”。他将自己角色定位于“学习、思考、交流、传播”,他说“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2、“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3、华为不断推行的企业管理哲学对全体员工的洗礼,就像铀原子在中子的轰击下,产生核能量一样,华为人身上的小小的原子核,在价值观的驱使下,发出了巨大的能量。这种核心价值观,就是华为内部的企业文化。而他的企业管理哲学,归纳起来就是“开放、妥协、灰度”。
4、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哲学,是一种处于动态修正过程中的哲学,他所利用的哲学工具就是“自我批判”。变化是永恒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自我否定再肯定。
批判,是思想家们的解剖刀,批判所引发的变革是组织走出疲劳和病态、重新激发活力的重要力量。
5、任正非是一个企业家,但他也是作为企业思想家存在,他是一个冥思的悟道者,也是个勤劳的布道者。
6、力量,来源于组织,而不是个人。个人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人只有感知到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
7、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最上面,才能摸得到时代的脚。——任正非评个人和团队。
8、“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华为的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华为人的思想行为和修养之中。
9、任正非的内心永远没有安全感,像比尔盖茨一样,“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任正非说,“我每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很多人一直在追求安全感,但危机感才能让一个人不断成长和强大,企业也是这样。
10、有人调侃,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业模式的创造者不是乔布斯,而是佛祖释迦牟尼。寺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连锁行业,从来不用做广告,不用交税,却拥有最多的客户,却都是自愿前往,主动消费,从乞丐到富豪到政府官员,信徒众多;盈利模式独特,利润丰厚。这种调侃的背后,其实道出了真谛,用柏拉图的话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存在是什么?是精神。只有根植于人们内心的信仰,才是永恒的。
所以,对于企业,只有根植于全体员工内心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才是最坚实和最重要的力量。
关于“以客户为中心”:
11、任正非一直强调华为人心中最重要的是客户,而不是你的上司;你的收入取决于对客户的贡献,而不是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你要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领导。
无疑,任正非自己是要求严格的,我们多次见到的是他独自一人坐飞机拉行李打出租的新闻。但是,华为内部很多人都跟我讲,华为组织越来越庞大,唯上的风气越来越浓;内部等级越来越森严,权力过于集中,员工的评优、绩效、奖金都集中在管理团队。这种大企业的通病,在华为又该如何化解?
12、任正非在演讲时,将标题“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理由”改成了“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13、什么叫以客户为本?不是成天向客户点头哈腰,而是忠实于业务的责任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14、任正非多次在公司内部发出警告:”我们上下弥漫着一种风气,崇尚领导比崇尚客户更厉害,管理团队的权力太大了,从上至下,关注领导已经超过关注客户;向上级汇报的胶片如此多姿多彩,领导一出差,安排如此精细、如此费心,他们还有多少心思用在客户身上?“。
看到任正非的这段话,我是深深的为我自己所在的公司而感到羞愧和无奈,我们公司的这种氛围,显然要比华为严重的多。我也常在感慨,什么时候我们能做到关注客户要超过关注领导了,公司就会常青不倒了。
15、在华为,宣称“坚决提拔那些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的员工,坚决淘汰那些眼睛盯着老板,屁股对着客户的干部。前者是公司价值的创造者,后者是谋取个人私利的奴才”。但在中国要真正做到,很难很难,因为这是要克服人性的很多弱点。
16、以客户为中心,其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很多公司在起步时都会以客户为中心,但一旦壮大达到顶峰后就会故步自封,听不进客户的意见了。这也是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的毛病。华为坚持不上市,一方面是不缺钱,但同时也是防止陷入“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资本陷进中。不是技术,亦不是资本,唯有客户才是华为走向持续成功的根本。
17、乔布斯的伟大,不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强,而在于他个人对客户的潜在需求关注到了极致,并引领了整个企业的文化。以客户为中心,是一种常识,但他把这种常识推到极致,就成了宗教。让普通消费者转变为产品的痴迷者,进而成为产品的忠实信徒。
凯文· 凯利有个“一千个铁杆粉丝”,就是要让你的产品能获得1000个铁杆粉丝你就能糊口。铁杆粉丝是指,无论你创造出什么作品,他都愿意付费购买。他们愿意驱车30公里来听你的讲座,他们愿意在社交网络上关注你发的每一条消息,他们迫不及待地等着你的下一部作品……
18、”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我们把指挥所建在听得到炮声的地方,把计划预算核算权力、销售决策权力授予一线,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这句话,很多企业都在喊,但有几个能做到?
关于以奋斗者为本:
19、“允许萎缩,但不允许崩溃,只要在萧条的周期中活下来了,复苏后就是强者”。组织这样,人也应该这样。面对人生低谷和困境时期,要养精蓄锐,挺过去就会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20、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感慨的说:“像蟑螂一样活着”。我想说,像老鼠一样活着,也未尝不可。
你可要知道,目前老鼠是地球上哺乳动物中最古老的物种了,就是因为他们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几乎所有生物都死掉,唯有老鼠大量繁殖,他们可以啃水泥、木头而活下去。
“像老鼠和蟑螂一样活着”,不是说要活的卑微,而是要有顽强的生存能力。
21、活下去就是胜利:中国有4000万家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贡献了60%的GDP、80%的就业岗位和50%的税收。但有统计表明,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3.7岁,欧洲和日本为12.5岁,美国为8.2岁。改革开放30余年来,曾作为MBA优秀案例的企业80%都已经倒闭了。——活下去就是胜利。
22、1994年,华为第一次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信息通信展,其展台上赫然写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新的生活,全靠我们自己”。多么朴实无华的文字,却道出了华为从过去到现在的最真实写照,而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普通人要深刻理解的道理。
23、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24、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正是凭借着冒险和奋斗的精神,开拓进取,拥有了大半个世界,获得了巨额财富,但后来很快就衰败了,为什么?你要知道,成功和繁荣的背后布满了陷进,繁荣过后,冒险和奋斗精神尽失,投机之风盛行,实业经济没落,人们坐吃山空,功亏一篑。
而现在除了德英的欧洲大部分国家,是毁于过度的福利制度,人们无节制消费,而不去创造财富。欧洲一代一代的人,都被养懒了,人民从根本上信仰福利主义的意识形态,拒绝接受奋斗和进取的清教徒主义的传统价值观。欧洲的希望在于传统冒险和奋斗精神的回归,但人类的集体惰性却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爆发一场摧毁性的变革。而我们中国,也要避免划入这种集体的享乐主义和投机主义的陷进和深渊。
25、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山脚向山顶推巨石,无数次,石头滚落下来,无数次又重新开始,周而复始,锲而不舍,步步为营。这就是古代希腊哲人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苦难的辉煌和辉煌的苦难。国家、民族、企业、家庭、个人,莫不如此。
26、穿越大西洋抵达美洲的“五月花”号,在300年前,带给这片新大陆的除了梦想和勇气,还有更重要的是制度创造、民本思想、契约精神、法制、清教徒文化,以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使得美国社会多元而充满活力,几百年来长盛不衰。
27、华为倡导“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的组织文化。“猪养的太肥了,连哼哼声都没了”。
28、华为不上市,“不上市,就可能称霸世界”。一是团队的战斗精神,过多的“馅饼”会腐蚀一个人和一个组织;二是决策的可控性,不受资本市场的短期利益而控制;三是华为人的目标追求,“谋定而图远”,以10年来规划公司目标,而不是被资本市场短期目标牵着鼻子走。
29、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人人都在一种驱动力下旋转完一生。只是这种驱动方式不一样,而有一种伟大的人就是自驱动,“无须扬鞭自奋蹄”,这是一种自我激励。而一切组织的管理学也都围绕着驱动力——“鞭子”而展开。无论是激励还是惩罚,目的都是相同的,保持组织持续的活力。
30、“思想云”到“思想雨”——关于战略的形成和落地(这一点很值得学习和思考)
某个战略或战术思想的形成,需要一个从务虚到务实的过程。
就像天空中先形成云,再慢慢下雨落地。首先是与某人交流产生的火花、一个突发的灵感、一次思想的碰撞,脑海里有了一些想法,然后开始在公司内部交流、调研,慢慢系统化,由“思想云点”形成“思想云团”。之后,就开始准备“下雨落地”的过程了。开始在公司高层会议上非正式宣贯、漏气,与管理层讨论,这就是务虚会的意义,以达成共识。之后开始在正式场合或以正式文件予以公布和部署,接着,开始像雨水滴到湖里一样,像石子扔进湖水,在入水的中心散开,一圈一圈由里及外的波纹式扩散,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
关于矛盾、竞争的辩证论
31、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2003年,思科起诉华为侵权,引起世界轰动。而正是这一次起诉,成就了华为更为优秀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让华为学会了应对国际规则,另一方面相当于给华为打了一次免费广告,立马把华为抬高到了一个和思科一样出名的公司。
“任何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32、“企业成长动力来自于矛盾”,我深深认同这种辩证的观点。
33、一个活佛讲过一个万物皆变的道理:“中午的美味佳肴,几小时后化作粪便,臭不可闻。时也,势也,时易势也易。此时贵不可言,处于上位,彼时又是败局,位移带来势衰”。人如此,组织也如此。
美丽与丑陋,正义与邪恶,伟大与卑微,成功与失败,都可能依时间和空间而转换,乃至于转换为它的对立面。“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清代孔尚任在《桃花扇》里说过一句名言:“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万物皆变,人只有保持内心的平和,坚定自己的信仰,而组织,只有坚持自己的企业文化并适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长久。
34、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对人类有三大贡献,一是中医,二是《红楼梦》,三是麻将牌。中医讲相生相克,阴阳互补,既有进攻,又有防守。《红楼梦》中阴柔气息,不闻倒戈之声,却可见斗争不息。四人麻将,各自为战,攻防兼备。
35、“巨商如蟹,一红就死”。
名人不能像螃蟹一样,过于追求大红大紫,红过头了就像煮熟的螃蟹就是死路一条。任正非警告高层,不要像木炭燃烧一样,“红到极时变成灰”。要保持低调和谦卑。
“做事要充满霸气,做人要保持谦卑”。
伴你阅读,和你思考。欢迎同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想公园”(ID:mengxianggy),阅读更多精彩原创文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