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原创壮族群舞《蛙鸣雨落》:展现壮族文化魅力
广西原创壮族群舞《蛙鸣雨落》:展现壮族文化魅力
《蛙鸣雨落》是建立在壮族花山文化之上,根据广西崇左花山壮族舞蹈素材创作的群舞,表达了壮族人民勤劳质朴、粗犷、勇敢的民族精神。它从多个不同角度体现壮族稻作文化的特点,将原生态哼唱、壮族乐器、环境音乐元素与颗粒性古典音乐元素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壮族稻作的音乐风格,同时将传统原生态的蚂拐动作元素进行挖掘、升华。
《蛙鸣雨落》从2025年7月开始编创到2025年6月最终定稿,整个编创过程将近一年时间,期间获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创作项目经费支持,获广西舞蹈家协会经费支持。荣获多种奖项,2025年10月参加第九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获文化厅颁发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2025年7月全国第五届“荷花少年”舞蹈展演中,编创作品《蛙鼓声声》获 “荣誉舞蹈教师”和“荷花少年荣誉编导”“最佳编导”称号2025年7月全国CEFA艺术职业教育舞蹈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教学剧目群舞展演中荣获“教学剧目最佳展演”;2025年9月参加第十二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获优秀剧目奖,2025年1月《蛙鸣雨落》代表广西舞蹈家协会参加广西文联主办的《歌海元宵》2025年广西文艺届联欢晚会。
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剧目教师、广西青年舞蹈编导、广西舞蹈家协会会员杨佳林在采访中介绍“壮族自古以来是一个以稻作文化为基础的民族,每逢开春之际便会在田间里进行盛大的祭典仪式,壮族人民就会在田间跳起“蚂拐舞”,壮族中正所谓“蚂拐叫,春天到”,每逢春天即将到来之时,田间蚂拐的叫声如同雷鸣一般,天空便会下起了漫天春雨,春雨如上天的洗礼与祝福,祝福着这个民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有的男丁们在雨中享受着上天的祝福,在雨中跳起了壮族蚂拐舞,世世代代,这一种民族的延续,这一直是壮族人民对幸福的渴望。”
杨佳林表示,未来会努力做更多的广西民族文化的作品,致力发扬属于广西自己的文化,在北部湾经济和一带一路的形势下,广西作为中心点,而广西民族文化更是作为广西特有的名片,努力探索用广西的民族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推广广西文化。(文字:高翠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