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科河生活网 > 杂谈 > >正文

​淮北天藏寺-明清古刹

摘要淮北天藏寺-明清古刹 天藏寺位于显通寺西山坳的深山幽谷之中,东临寨墙山,南对奶奶山,西面是石佛峪,北依凤凰山。 明代天启三年(1623)孟秋七月,周复振等人在天藏寺游玩,看到天藏寺四...

淮北天藏寺-明清古刹

天藏寺位于显通寺西山坳的深山幽谷之中,东临寨墙山,南对奶奶山,西面是石佛峪,北依凤凰山。

明代天启三年(1623)孟秋七月,周复振等人在天藏寺游玩,看到天藏寺四周气象万千,实为一方宝地,遂写下一首《天藏寺》:

丛林森森罩法台,群山特地谒如来。

野鹿每记宝忏去,山蝉迭送笙歌来。

片片白云飞远岫,姣姣黄鸟栖岭崖。

天藏古塔堪题处,精洁原不染尘埃。

古寺胜境,可见一斑。

明代人徐学益游览天藏寺后,也感受到天藏寺清远绝尘,实为一方净地,便赋诗《石佛峪》云:

深山佛现影,古道欲□函。

水涨濯缨石,云封避诏岩。

桃花生客屐,鹿子忆僧衫。

到此空名想,诗成不署衔。

天藏寺遗址

清光绪《宿州志》记载,天藏寺建于明代天启年间,也有传说它始建于春秋时期。其实,不论它建于哪个朝代,不论时光给它划下多少年轮的印记,天藏寺始终保持着一座寺庙应有的庄严。

天藏寺依山而建。据说,古人在石佛峪中,填石数丈,砌成石坪,把天藏寺建于其上。曾经的大佛殿门侧有红底金字楹联,上书“深山藏古寺,白果镇乾坤”。门上方悬一匾,上书“天藏寺”三个金色大字。寺庙大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屋檐高1丈5尺,长3丈6尺,宽2丈余。塑如来、文殊、普贤三佛,两厢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三尊佛像的后面造有假山,假山的上面绘有云龙,还绘有昂首听经的大鹏金翅鸟。神台背后,依附着地势建造了一座千佛山:托塔天王、四大金刚、千手千眼佛等,雕塑技艺,巧夺天工,奥妙无穷。大殿的后面,释迦牟尼像依山石雕刻而成,高1丈2尺,闭目合掌,形神肃穆。石像之上垫三块砖作为后墙,前墙砌石高7米,建成殿堂。

如今寺庙的大殿已经损毁,后面相距一步,有一间石室,室中供奉着天然石佛像,东面有一口石井。连着石井向上不远处,还有一个石窟,窟中坐着一尊观音抱子的石像,闭目安详,形神肃然。

寺门前有一株高约30米的银杏树,3人环抱有余,这棵银杏有上千年的树龄,名闻遐迩,是当地的“树王”之一。距寺庙不远的黄里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里有一株槐树,种植于唐朝,如今虽已枯朽,但树干依然屹立村头,经历了风雨寒暑后,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今人讲述过去的故事。除古树外,村西还有松林百株,参天覆地,浓荫连绵,飒飒的松涛声宛若滚雷声声入耳,令人震惊敬畏。连接天藏寺的崎岖山路,犹如一条“龙”盘桓在天藏寺四周。每到夕阳西下,天空霞光万道,天藏寺祥云辉映,显得宁静淡泊,遗世独立。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