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岱——志愿军第38军政委,妻子曾怀抱幼子渡海千里寻夫
吴岱——志愿军第38军政委,妻子曾怀抱幼子渡海千里寻夫
吴岱
吴岱(1918—1996),福建省长汀县人,享年78岁。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1933年春他带领17名青少年参加红军少共国际师,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少共国际师通讯员、班长、补充团第2连指导员,红1军团政治部巡视员、军团直属队青年干事、第4师青年干事、第4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红一方面军长征。
二级八一勋章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八路军115师第343旅第686团政治处干事,第343旅教导队指导员、补充团第3营教导员,115师晋西支队第1团第2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兼组织股股长,115师教导第2旅第4团政治处主任(团长蔡正国,政委曾明桃)、团政委(团长钟本才、贺健),115师滨海军区第4团政委(团长罗华生)、第6团政委(团长贺东生),八路军山东军区第1师第1团政委(团长唐青山)。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抗战胜利后随部进军东北,相继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1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刘西元),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1师政治部主任(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纵队第1师政委(师长江拥辉),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梁必业),解放军第38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梁必业),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第38军政治部主任(军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
一级解放勋章
1950年10月首批入朝作战,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政委、政委。
1952年率志愿军英模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3年7月率部回国,历任解放军第38军政委(1953—1956),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届中央委员(1955),解放军政治学院、高等军事学院和中央高级党校研究班学员,旅大警备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60)、第二政委(1962),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1965—1969)、军区副政委(1969—1983)兼政治部主任(1975—1977)、军区顾问。
曾兼任中共天津市委第二书记、市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71—1975)。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中共八大、十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吴岱夫人何云
夫人:何云(1927—不详),山东省临沂市人。
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志愿军第38军军医。
吴岱、何云夫妇在朝鲜
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岱随部队去了东北,何云则带着不满周岁的长子留在了山东。
1946年内战爆发后,山东根据地成为国民党军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迫于战争形势,何云没有麻烦组织,孤身背起一岁多的儿子踏上了寻夫之路……他先从临沂到龙口,再搭船渡海到东北(历时一个多月)。到了辽东后才知道吴岱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吉林通化,于是她背起孩子不顾兄弟部队同志们的劝说,顶着风雪又上路了……一个多月后到了通化,一打听吴岱的部队移防到了牡丹江……没办法,何云咬咬牙,背起孩子继续前行。一路上她经历了土匪的盘剥、野兽的袭扰、孩子的哭闹,在寒冷的东北大地上又走了一个多月……当她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历经百天徒步三千余里,蓬头垢面站在吴岱的面前时,她怀里的儿子居然睡得还挺香……
吴岱、何云夫妇与子女合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