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科河生活网 > 杂谈 > >正文

​海南岛战役:国民党之所以惨败,原来是薛岳跑路了

摘要海南岛战役:国民党之所以惨败,原来是薛岳跑路了 引言 海南岛战役前,当时国军指挥薛岳号称“伯陵防线”,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可实际上呢,却并不是他们说的那样的,即使后...

海南岛战役:国民党之所以惨败,原来是薛岳跑路了

引言

海南岛战役前,当时国军指挥薛岳号称“伯陵防线”,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可实际上呢,却并不是他们说的那样的,即使后来薛岳重新部署战略规划,把全岛分成四个守备区,但是依旧阻止不了我军。后来他乘飞机先跑了,他一跑,军心动摇,一时乱成一团。

总结一下,国军之所以失败,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国党派系众多,矛盾复杂。

在整个守护海南岛的5个正规军中,只有32军是老蒋的嫡系,其他的都是杂牌军,比如于汉谋的62军,薛岳的4军,陈济堂的63军、64军等等,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地方武装,他们各自为政,各成派系,矛盾复杂。

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1949年1月,当宋子文倒台以后,余汉谋坐庄,后来又是薛岳坐庄,但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他们都比不上宋子文。

薛余在争权夺利上却是好手,因此矛盾那时候就已经非常的激烈,真正打起仗来的时候,只能是各顾各顾各的,根本无暇配合。

2、多数都是残兵败将。

因为老蒋发动了大规模内战后,先把华南的兵力全部北调,守岛的绝大多数是华北、华南的战场上被我军打败后退回来的残余。

比如32军从山东退回来的,四军260师。是从江苏镇江退回来的;还有6军残余的3000人,也是从南路退回来的,还有从镇江退回来的等等。

3、士气长期较低落。

其实就连老蒋他们高层都很怀疑海南岛“固若金汤”这一说辞,更何况是残兵败将呢?尽管薛岳鼓吹固若金汤,目的只是为了安抚军心,避免大乱罢了。

但是不管他怎么样的安抚,怎么样的鼓吹,败兵败将们早都是惊弓之鸟,因此,士气低落是失败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后来果不其然,开打不久,陈济堂、余汉谋就就找个借口跑路了,薛也不久也飞走了。另外,他们的这些官兵大多是败将,而且大多又都是新兵。

4、国军的海军和空军没有发挥作用。

国军当时调回的军舰有50多艘,以榆林和海口为基地。但这些军舰里边,美国制造的只有1/3,其余的都只是一些炮艇。

而且更要命的是,这些军舰的负责人不仅战斗经验不足,意志也极度消沉。

因此在实际操练过程中,被我军的木船轻松打败,守护海南岛的空军总共飞机有36架,加上运输机,总共有39架。

而我军当时没有空军支援,可以说国军的空军是占绝对优势的,但是很不幸的是,当时遇上了迷雾和雨天,敌机驾驶员又害怕我军的火炮,因此不敢飞得太低,也不敢在我军的射程范围之内飞行。

因此,空军的优势也没有发挥出来。

所以国民党所谓的佣兵十万,其实都是一些杂牌军组成的残兵败将,或乌合之众罢了。

所以根本无心多战,包括领头的将领们,也是如此,其实老蒋早就下了撤退的指示,只是下边的士兵不知道而已,所以才会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加上士气低落,因此败局是早已注定的!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