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蝴蝶效应”事件
盘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蝴蝶效应”事件
所谓“蝴蝶效应”,这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气象学家洛伦滋提出的一句近乎荒谬的理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在两周后引发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外国人表达的东西有点意思,明明几个字能够表达出来的,偏要像讲小故事一般。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
千里之堤:以蝼螘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淮南子·人间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和道德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刚好互补上了。
意思就是一开始都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后面酿成无法弥补的大事件。
同样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蝴蝶效应”事件。
卑梁之衅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后期,吴国的边境城邑卑梁和楚国的城邑钟离一界之隔,鸡犬相闻。一天,卑梁与钟离的两个女孩一起采集桑叶时,因争抢桑叶发生了口角。
两家大人听说后随即赶到了出事地点,先是相互指责对方,既而大打出手,结果钟离的人打死了卑梁的人。
为此,卑梁的百姓怒不可遏,守城的长官还带领大兵扫荡了钟离。楚平王接到钟离遭到攻击的报告后,不问曲直是非,当即调拨军队攻占了卑梁。而吴王僚对楚国领土早有觊觎之心,正愁没有进攻的借口,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出兵机会,于是派公子光率领大军进攻楚国。最后,吴军攻占了钟离和楚国的另一重镇居巢。
由此,后人把这场因争抢桑叶而引起的大规模的征战,称为“卑梁之衅”,借以讽喻因无谓的小事而引起的争端和杀戮。
跟我们平时和别人因为小小的口角争执最后大打出手不欢而散的经历是不是很像。还得平静对待,尽可能避免,现在都是打赢坐牢,打输住院。
崇祯的驿站改革
史料记载,当时朝中的一位叫毛羽健的毛御史毛大人因在驿站当中偷腥遭到了老婆的毒打,自此之后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吩咐自己的手下仔细调查此驿站是否有违法之事,本是想无中生有却发现驿站当中存在着不法交易,而沿途路过的官员也大多数是利用公费吃喝享受,自己偷腥一事之所以会泄露也与之有关。
毛大人得知此事气急败坏,干脆写了一封奏折,请求崇祯皇帝撤除驿站,毛大人给出的理由十分简单,如若精简驿站,每年大约可以节省几十万两白银。崇祯皇帝后来还是精简了明朝大部分的驿站。
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在这其中一个来自于陕西的小小驿官便深受其害,早些年间,他因生活不检点债务缠身,现如今丢了工作更无钱还债,此人多次向长官请求,希望能够给自己一份工作。但长官却拿了鸡毛当令箭,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帮助这个可怜人。被逼无奈之下,此人只好杀了债主,被迫参军。本以为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但明朝国库空虚,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给士兵发放银两。而此人跟随军队走南闯北,练就了一身武艺,最后也因明朝几次三番地苛扣军饷,走投无路直接揭竿而起,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他便是历史上战功赫赫的闯王李自成。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有没有想起来,当年刘邦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因为公务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刘邦就盘算,即使到了骊山也会被按罪被杀。于是把人都放了,他也准备逃亡了。没想到这些人都知道回去的后果,不愿意拖累家人,都跟着刘邦起义了,这才有后来的大汉王朝。
吕不韦的“奇货可居”
战国时期有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此人多钱善贾、善于投机和囤积居奇;有一年,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件稀有奇货,大叫:“此奇货可居。”他便匆匆忙忙赶回家向父亲陈述了自己的投资计划,还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为了这件“奇货”,吕不韦耗费了大量钱财。珍奇宝物源源不断地送到秦国皇宫,几年之后,吕不韦由卫国的一个富贾一跃成为秦国的丞相。高官厚禄,其风光与富贵程度胜往昔千倍。原来,当年吕不韦眼中的“奇货”便是秦国派到赵国作人质的秦昭王孙子异人(即子楚)。子楚的父亲安国君是秦国太子,所以子楚有望成为秦王。为了帮子楚登上王位,吕不韦向安国君的宠妃华阳夫人送礼。他一面让子楚认华阳夫人为母亲,一面怂恿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面前替子楚美言。民间传说吕不韦为了讨好子楚,把自己的爱妾送给子楚为妻,后来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鼎鼎大名的秦始皇嬴政。
历史的巧合总是惊人的相似,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值得回味。
以史为镜,可知是非;以事为镜,可戒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点个赞吧 ,就分享到这里啦。
作者:千帆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