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科河生活网 > 杂谈 > >正文

​山西“土皇帝”隐居5年之地,挖掘出64条密道,人称“小太原”

摘要山西“土皇帝”隐居5年之地,挖掘出64条密道,人称“小太原” 说起山西的 “土皇帝”,我们脑海中想到的就是阎锡山, 这个无比风光的人物,那么,大家知道他 曾经隐居了5年 的地...

山西“土皇帝”隐居5年之地,挖掘出64条密道,人称“小太原”

说起山西的“土皇帝”,我们脑海中想到的就是阎锡山,这个无比风光的人物,那么,大家知道他曾经隐居了5年的地方在哪里吗?

这个地方就是山西省临汾市的克难坡,该地距离山西省吉县县城西北30公里处,原本这被称之为“南村坡”,当阎锡山来到这里的时候,为了避讳“难存”,所以将其改名为克难坡,意思是克服困难。

1940年5月8日,阎锡山带领部分随从到这里的时候,这里不过是住有6户人家的黄土高粱,当阎锡山将这里定为营地之后,经过2年多的修建,竟然将这个弹丸之地变成一座窑洞叠立,颇具规模,能够容纳2万多人的山巅小城,而且,这里还被挖掘出了64条密道,安全性能属实有点高,而这里也被称之为“小太原”。

在克难坡的后山,建有一座石亭,然后被阎锡山命名为“望河亭”,在这个亭前石柱上面,还有阎锡山亲手写就的对联:左联为“裘带偶登临,看黄流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阅不尽千古英雄人物”;右联为“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山河。”横批是:“北天一柱”。

当我们站在这座望河亭极目远眺的时候,能够看到的就是崇山峻岭以及滔滔黄河,我们不免要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一般的雕刻能力,也忍不住在这里感慨一段又一段的历史。

在这里的窑洞之中,阎锡山所住的窑洞就比较深,中间有小门能够通向第三孔窑,主要是接待来客使用的,因为阎锡山位居潮湿,所以,土炕的缝隙全部都是用石灰填充,又在外面加了纸裱,用来保持整洁干燥,在土炕之上,还会平铺着鹅绒被褥,炕桌之上,还拥有他所用的墨盒和纸张之类的东西。

夏天开会的时候,阎锡山脚踩在木踏板上,冬天的时候又踏在热砖上,不过,这些东西随着阎锡山而来,之后也被他带走,与其说他在这里隐居了5年,倒不如说,他将这里做出了改变,如今,这里除了漫山遍野的土坡,一些重要的建筑都是石头干砌的,建造的技艺比较精湛,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有时候,去这种类别的景点去游玩,倒是蛮有意思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寻访属于这里的历史,倒是让我们的思想更加开阔。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