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科河生活网 > 杂谈 > >正文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人物—鲁迅

摘要每天了解一位历史人物—鲁迅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先生,我们会从鲁迅先生的个人简介、历史事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学作品和历史评价这几个方面展...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人物—鲁迅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先生,我们会从鲁迅先生的个人简介、历史事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学作品和历史评价这几个方面展开来说。

个人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历史事迹:

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并与章闰水建立友谊。

1896年,父亲去世,家境益艰,于本年开始写日记。

1898年4月,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天演论》是英国赫胥黎原著,严复翻译的政论文。并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康有为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

1903年3月底,赴日本不到一年的鲁迅剪去辫子,宣示其反清意志,为革命的第一步;是东京弘文学院江南班第一个剪去辫子的留学生。

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1926年3月,“三·一八惨案”发生。4月,鲁迅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8月,《彷徨》出版,赴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12月辞职。

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作《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

1933年1月,蔡元培函邀请鲁迅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举为执行委员。

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6月9日写《答托洛斯基派的信》,8月5日写《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10月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10月17日旧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在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在新文化运动巾鲁迅积极倡导白话文,并在1918年5月,鲁迅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反传统,并揭露封建吃人的礼教,他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主张要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追求真实和自由。鲁迅对于新文化运动主要成就是他的文学成就,以及对于整个运动的推动和引领。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定的解放,也为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的照片

五四运动(1919年):

五四运动主要由学生发起的,也是因为鲁迅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并鼓励学生们觉醒和抗争。鲁迅还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组织了一系列文化讲座和读书会,为学生们传授革命理念和思想。在1918—1923期间鲁迅发表了《呐喊》,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五四运动前后,鲁迅也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五四运动的爆发也促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文学作品:

小说及小说集:

阿 Q 正传、呐喊、彷徨

散文、散文诗及散文集:

野草、朝花夕拾

杂文及杂文集:

而已集、 二心集、 坟、 花边文学、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补编、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补编 、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且介享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附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热风、三闲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其他作品:

古籍序跋集 、故事新编 、文序跋集、 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 阿金、 鲁迅诗集、阿金

历史评价:

毛泽东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认为鲁迅的骨头最硬,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叶圣陶认为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认为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每日小知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