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科河生活网 > 杂谈 > >正文

​衍“艺”丨走近大师:夏加尔——成功的代价①

摘要衍“艺”丨走近大师:夏加尔——成功的代价① 夏加尔煞费苦心,终于离开了祖国——这个激情与绝望同在的地方。至于出国的原因,及其复杂,并不像后来夏加尔所说的那样单纯——...

衍“艺”丨走近大师:夏加尔——成功的代价①

夏加尔煞费苦心,终于离开了祖国——这个激情与绝望同在的地方。至于出国的原因,及其复杂,并不像后来夏加尔所说的那样单纯——“纯艺术”的考虑,而与恶化的经济、政治形势和家庭贫穷没有丝毫关系。夏加尔这样说的动机何在,人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充分肯定:由1917年革命引发的反社会主义白军和布尔什维克党红军间的战争,在1920年以白俄的惨败正式告终。血腥的内战摧毁了俄国的经济基础,社会治安混乱,各行业处于彻底停滞状态。经济的衰败使胜利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面临着异常艰巨的重建任务,就个体家族的日常生活状况来说,更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

1918年,夏加尔曾接到过一封来自德国柏林诗人鲁比内尔的信函:“你还活着吗?谣传说你在战争中死了,你知道吗?你已经在德国成名了,你的作品导致了表现主义的产生,出售的价钱非常高,不过你别指望瓦尔登会还给你一个子儿,他不会给你的,他认为你只需要荣誉就够了。”毫无疑问,是鲁比内尔提醒了夏加尔,一旦他决定离开俄国,得到许可证就应该直接前往柏林。鲁比内尔是土生土长的柏林人,表现主义诗人、剧作家和积极的反战主义者,早在巴黎时就与夏加尔结识。但是在夏加尔返回柏林时,鲁比内尔已经去世,他的遗孀弗里达是贝拉的好朋友,为夏加尔一家提供了许多帮助。

寻找瓦尔登并不困难,“狂飙”画廊和同名杂志在德国艺术界中的影响比战前更加深远。但是,令夏加尔无法接受的是,他所担心的事都成为现实,留给瓦尔登的全部作品,包括40幅油画和100多幅纸上作品全部化为乌有。

整个战争年代,瓦尔登冒着俄德宣战后夏加尔的作品可能被扣押的风险,继续通过举办展览、发行印刷品,甚至出版个人画册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夏加尔,并成功地将其作品出售给德国私人收藏家。此外,还有一些重要作品,也在德国查封之前由瓦尔登的妻子——瑞典人内尔抢先收购。为了安全起见,所有销售过程都是在公证人的监督下执行的,以等待夏加尔的归来——尽管当时德国艺术界普遍流传着夏加尔已经死亡的谣言。

当夏加尔再次出现在瓦尔登面前时,瓦尔登毫不迟疑地将卖画所得的钱如数奉还,但由于德国战败引发的通货膨胀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迅速加剧,德国马克戏剧性的贬值使得夏加尔索回的钱仅够支付一包香烟。

夏加尔勃然大怒,要求瓦尔登交出所有购买他作品的收藏家的详细资料。瓦尔登出于职业道德和信誉拒绝了这一要求,试图以100万德国马克作为赔偿,或者再版夏加尔个人画册,继续为其举办展览来平息这场风波。不过瓦尔登的努力如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形势僵化到了极点,夏加尔开始向法院提出诉讼。初审判决结果是夏加尔得到了经济赔偿,但追回作品的要求未能实现。案件一直拖到1926年,以瓦尔登的妻子内尔同意夏加尔在她的藏品中挑选3幅油画和10幅水彩画作为补偿,才使夏加尔和瓦尔登长达4年的尴尬局面最终得以缓解。

连同另外两次类似的惨痛经历——1910年在彼得堡和1923年在巴黎——使失去作品和被玩弄的痛楚感如厚重的阴云时钟笼罩着夏加尔的精神世界,永远无法驱散。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夏加尔在与人交往时,尤其是涉及到经济问题时,总是略带嘲讽甚至猜疑的味道。

画家王衍成

画家王衍成与您分享现代艺术之美……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