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蓟州教育取得了这些成就
过去五年,蓟州教育取得了这些成就
本报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曹明远 “十三五”期间,蓟州区明确新时代蓟州教育发展新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五个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五个攻坚战”,立德树人观念深入人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蓟州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思政育人成效显著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蓟州区高度重视思政育人工作,蓟州区教育局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四所高校构建思政育人大中小幼一体化建设联盟,建立全区城乡思政工作一体化联盟,成立4个骨干教师市政科工作室,建立了92人的思政种子教师资源库,通过领导干部进校园讲思政课、强化联合学区手拉手共建、点面结合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堂、搭建思政课教师成长培训平台等多种举措,思政课质量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蓟州区全力做好教育硬件建设。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03亿元,先后按计划实施和完成124所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安全提升、 47所镇乡学校土操场提升改造、88所学校食堂教师休息室改造、4所小规模学校建设、9所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接收、12所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改造、高中学校现代化建设、校舍修缮、第七小学改扩建工程,全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在蓟州区邦均镇李庄子中心幼儿园宽阔的活动场地上,受益于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农村孩子也享受着城市般的优质学前教育。据介绍,提升改造以后,幼儿园从户外场地、各类玩具器械到室内保教设施设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这所幼儿园正是“十三五”期间蓟州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一个代表。“十三五”期间,蓟州区推动落实《蓟州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两年行动方案(2025-2025年)》,完成125所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安全提升任务,施工总面积9.2万平方米。高标准完成全区46所无证幼儿园攻坚治理任务。民办园共获专项奖补资金支持1587.15万元,陆续接收小区配套幼儿园5所。
基础教育方面同样做到优质均衡,建立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一人一案”制度,6-14周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6%以上,安置率达100%。实施义务教育入学联控联保、控辍保学动态监测、行政督促复学、“一家一案、一生一案”、控辍保学督导以及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实施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联合学区办学模式走向成熟
2025年全国模范教师名单公布后,蓟州区第六小学的孟庆阳名列其中,孟庆阳是蓟州区优秀教师的代表,也是蓟州区“十三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的一个优秀案例。“十三五”期间,蓟州区全面启动第六周期继续教育,圆满完成“国培计划”、 “265工程”、“千名计划”、“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四期、“学科领航教师培养工程”、“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学员集中培训。完成天津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专业能力提升项目重点帮扶送教活动,组织9场培训面授。完成天津市中小学“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网络研修社区工作坊坊主选聘。制定《蓟州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形成常态。
同时,蓟州区联合学区办学模式走向成熟。组建22中小幼联合学区,开展同课异构、送课下乡、师徒结对子、特色活动展示和重点工作专题研讨,进一步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成立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在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和教育评价等方面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做大做优
蓟州区罗庄子镇成校校长王艳忠1998年开始从事成人教育工作,20多年深入钻研果木养植和培训技术农民,使得他在当地逐渐小有名气,有“农果专家”“梨王”之称。他的工作也是蓟州区“十三五”期间成人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亮点,此外,蓟州区“三农”年培训率达到35%,学历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招收新生3379人。《在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积极探索与实践》在全国涉农职业教育干部(第四期)培训班上交流。7人被评为国家级、市级百姓学习之星,6个项目分获国家级、市级学习品牌。
同时,“十三五”期间蓟州区职业教育实现做大做优。引进一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高标准完成 “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项目”重点建设内容“对接国赛的示范专业(新能源汽车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并通过天津市教委专家组的终期验收。
标签: